4月2日-3日,河北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郑丽萍一行赴唐山市玉田县调研京津冀老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工作,并慰问一线农业专家,就深化区域科技协作进行谋划。唐山市老科协副会长郑禾、玉田县老科协会长张宝忠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玉田县玉泉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观摩了由省果树协会理事长、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农业大学张玉星教授团队打造的燕山果业试验站及梨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示范基地。昔日荒山如今已变身 “花果山”,漫山遍野的梨花、樱桃花与标准化梨园相映成趣,展现出“生态 + 产业”的双重效益。张玉星介绍说,该基地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聚焦燕山山区产业短板,以市场为导向,引进了“秋月”“玉露香”“雪青” 等4个优质梨新品种,通过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的“三新”集成,建设“四化”(省力化、矮密化、机械化、标准化)栽培新模式示范园2个,其中核心示范园200亩,生产示范园600亩,推广叶分析精准施肥技术、培肥地力技术、山地节水技术、轻简化修剪技术等4项,使示范园梨产量达3300公斤/亩,优质果率达95%以上,每亩较常规生产园增收660元。此生产环境符合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生产果品均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目前,这项核心技术已在河北玉田、丰润、迁西及天津蓟州、辽宁绥中等地推广,带动多地梨园亩产提升20%以上。

玉泉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建波说,通过“科技+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而且推动了生态环境改善,使园区1.03万亩荒山绿化率提升至90%以上,水土流失减少40%,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显现,这一切都是张玉星教授这些专家的功劳。
郑丽萍指出,京津冀老专家团队要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深化区域协作,将“三新”“四化” 模式复制推广至更多山区,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玉田县老科协会长张宝忠汇报了老专家服务乡村振兴的 "双轮驱动" 模式:一方面,通过 "老专家工作站" 对接京津冀科研资源;另一方面,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转化。 张宝忠表示,目前玉田县老科协已组建12支专家服务团,覆盖果树蔬菜种植、智慧农业、中药材加工等领域。
郑丽萍对玉田县 "政府引导+科技赋能+品牌强农" 的发展模式表示肯定。她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老专家服务机制,探索 "短期驻点+远程指导" 的柔性引才模式。同时,要加强政策保障,通过财政补贴、荣誉激励等方式提升老专家参与度。玉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菜篮子”,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桥梁作用,推动更多京津冀科技成果在玉田落地转化 。
此次调研旨在推动京津冀老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促进区域科技协作从农业技术推广向全产业链升级延伸。未来,省老科协将持续深化与京津的人才、技术对接,助力打造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 "京津冀老专家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服务的样本。
省老科协副秘书长张秋立、刘孟林、王建楼等参加调研。